3月份我一共教了兩個單元和一個課外閱讀課程。這兩個單元的共同點大都是傳統、經典的文章,主題鮮明突出,意在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。
對于教學,我首先制定了簡單可行的教學目標,即學習運用語言、神態、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;感悟書中所表現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,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。對于這些教學目標,我主要是讓學生在理清文章內容的基礎上,運用朗讀、圈畫、品讀等方法,把握文中重點語句,感受豐滿的人物形象。課堂上,我能注意圍繞目標開展各環節的教學活動,注意課外作業與課內教學的整合與延伸。但在時間的安排與把握上出現了前松后緊的問題,以致于教學活動沒有完整實現。以都德的《最后一課》為例:一開始的導入部分,在介紹作者、寫作背景時花時太多;文中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——小弗朗士分析時間多,而韓麥爾先生則匆匆而過,甚至連分析后的板書都沒顧上寫,由此可見,教師的課前準備與預設還不夠周全與合理。通過本堂課的教學,我還從同仁那里學到了許多:如教師提問的指令應簡單明確;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要力求自然順暢;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回答來追問與總結……?
藺校來聽了我的兩節課,給我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,如上課時盡量老師少講,學生多講或者多做,我自己也對課堂做了調節,盡量少講,留時間給學生發言或者多做事。通過教學聽課,我既鍛煉了自己,更學到了知識,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會多運用、勤反思,從而促進能力的發展,水平的提升。